《寂寞的游戏》
《寂寞的游戏》
其实,这本书我在2020年就看过一遍了,因为十分合拍的原因,还拍下了当时读书时的画面。当时就感受到了袁哲生先生的文字下的细腻,将一个敏感的青年通过笔墨绘于纸上。
那时,我刚刚升入高中,不曾想到进了高一的奥赛班,以为以我的适应能力能够立马就与同学打成一片,然而这个班的同学早已互相认识,只留少数几个像我一样对于新环境完全陌生的新人,不仅是交际上的原因,学业上也频频受挫。初中时的锐气与自信受到巨大的打击,于是便抓住文字这根救命稻草,以求在陌生而冷淡的环境汲取一丝慰藉。
文字,从未给过我失望,透过《寂寞的游戏》,我看到了一个像我一样的青年,借由他的经历,让我那时的无力感得到稍许减弱。
“ 我想,人天生就喜欢躲藏,
渴望消失,这是一点都不奇怪的事。 ”
“ 我就这样躲躲藏藏了许多年,直到有一天,捉迷藏的乐趣像一颗流星,眨眼就消失的无影无踪。 ”
这些细腻且真实的文字打动着我,让那时的我感动:我不是一个人,袁哲生先生也和我一样。
那时,图片中的有着斑马图案像条形码的马克杯还没碎。那是妈妈在外地别人家打工时,住在那里的姐姐托妈妈送给我的,杯子里还有一张写着QQ号码和昵称 Nancy 的纸条。依稀记得为了这个纸条找发小帮忙注册了一个QQ号。然而她没有同意我的申请添加,后来QQ号也给弄丢了。
再次,拿起这本书的原因是在市区的书架上看到,蓝色的书封,和我在那会同时看的《夜晚的潜水艇》有几分相似,在手指触碰到书的瞬间,那时的回忆涌现出来,那个茶杯,那本有淡淡香味的书,把我拉到过去,回过神来,同行的朋友早已不见。那晚,沉浸在过去回忆中的我,打开手机,下来了电子书看,那时我是这么热爱看书,而今双手却不离键盘手机。过去的我如果看到我这个模样,估计会因为不理解而叹息吧。重读过程,不仅是过去的回忆,读书时的令人享受的感觉也再次回到我的大脑。大概是内啡肽吧。不知不觉就读完了这本。
“好好活下去,不一定要在意别人的话,人生有时候要走自己的路。”
“我知道父亲拙于言词,在面对生命难以省略的伤痛时,更无力打破沉默。”
最近,作息有点阴间,书中这句话突然点醒了我。
“平常上班的日子,他不乏迟到的纪录,不过,他从未在星期天晚起过,因为这是他最重视的、为自己而活的日子。”
以前我还爱用“ 理想主义的少年不会被现实主义打败。”这句话来激励我自己,然而,这句话的力量在我觉得它幼稚的那一刻荡然无存,就好像否定了理想主义的存在一样。总之,这本书让我重新感受到了文字的温度与力量,我感激袁哲生先生的文字,我想,您之所以选择走向天堂,是因为想要把这些文字带给天国的人们吧。
这一位看自己灵魂风水的人,最终选择留下了的叹息,也成为了读者对一位如此能抓住人心的作者的叹息。